人机协同的人工智能,让机器更“懂”方言
“小安你好,请关闭家里的空气净化器。”科幻作家韩先生语音抑扬顿挫,对着面前仪表盘一侧的车机系统说着地道的重庆方言。接收到方言后,系统回应:“指令已发出。”稍后,数米开外正在运行的空气净化器灭灯,停止运转。
3月末一个温暖的午后,韩先生从首都北京回到家乡重庆。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的展示厅,和韩先生一样充满好奇心的体验者们,不仅用普通话,还用方言对汽车远程控制家中的电灯、窗帘、空调等进行测试。
在重庆,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并列,都是正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重庆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作家等关心“智能”,且更关心“智能”如何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可“听懂”客户重庆方言的“智能柜台”
除用方言、普通话语音远程控制家居外,在重庆某农村商业银行,副总经理周期律正在为客户介绍“智能柜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让银行的智能柜台不仅能听懂普通话,还能听懂重庆方言。”周期律说。这种智能柜台主要用来方便客户自助办理业务,目前智能柜台语音模块还没上线,该行计划在年中建成统一的智能语音平台,在智能柜台上加载语音模块,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中老年人、农民等客户群体“导航”。
“提供人机交互的方言服务,其实也是人性化服务。”周期律说。目前该行有1775个营业机构,遍布重庆城区和农村,拥有2500万客户,服务了全市80%的人口。
中国企业科大讯飞透露,其研发的讯飞输入法已能识别中国各地的23种方言土语,使用人群目前超过300万。进入人机交互领域,翻译机、汽车导航系统都逐渐开始“听懂”方言。同时,相关技术还支持50种外国语言与中国汉语的互译。
中国的智能技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更服务于多样化的本土需求。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在除普通话以外的各大方言片区中,每个片区均可覆盖数千万甚至上亿人口。一方面,中国农村人口仍有近6亿,另一方面,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因此,科技工作者推断,能听懂方言土语的智能化设备,将成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接入点”。
目前在丰田汽车的车载系统中,科大讯飞已开始提供广东话的“人车交互”语音识别。在银行、菜市场等公共领域,实现方言识别的智能服务并不遥远。
“智能化,首先要实现人机交互,而不是‘孤立人类’。包括方言识别在内的语音识别十分重要,最终才能迈向人工智能。”重庆中科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顾永华在第二届重庆市青少年STEAM科创大赛上提及。
提供各类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伟说:“我们不追求单方面的人工智能,而是追求人机协同的人工智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韩先生也相信,“有一天,劳动力将得到充分解放,人类将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活动中去。”
文章来源:新华社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听得懂土语方言(记者:许晓青 马姝瑞 赵宇飞,参与采写:陈爱平)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